东门林场“寻红色足迹 承红色基因 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党性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5 16:26:0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2021.12.02-04东门林场“寻红色足迹 承红色基因 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党性教育活动在桂北大地开始探索,学员们自崇左扶绥自驾至桂林,由桂林联宇红色教育培训中心承接了此次活动。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行程从第二天开始,第一站我们从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开始,由红培老师陈海燕老师带领下,抵达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在凭吊广场举行庄严的悼念仪式,并为永垂不朽的革命英烈敬献了花圈。

       随后,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大家在湘江战役纪念馆内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学习湘江战役的历史,感悟红军长征精神。包含学习苏区创建到湘江战役的历史、学习遵义会议到长征胜利会师的历史、体会新中国成立以来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和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了解红军历史上“生死抢渡”、“伟大转折”、“继往开来”三大板块的现场讲解。馆内所陈列的各种战争文物、历史文献、照片等珍贵资料,伴随着讲解员的述说仿佛有了生气,在学员们面前重现了湘江战役可歌可泣的历史画面以及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血染的历史已经过去,发扬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优良传统,为强大我们的祖国而奋斗是这届中华儿女的革命使命。

        下午我们来到大坪渡口北距湘江下游的全州县城30公里,江东为凤凰乡大坪村,江西为绍水镇洛口村,为湘江古渡。渡口上游500米处有一堰坝,枯水季节可涉渡。

湘江战役之大坪渡口旧址

  1934年11月28日,中央红军一军团军团部率第二师第六团及第一师第二团从此渡江,并架设浮桥。29日,配合红五军团断后的红一师受命归还建制,率第一、三团经急行军赶至大坪宿营,30日凌晨由浮桥过湘江参加脚山铺阻击战,与红二师共同阻击湘军。12月1日晨,在湘江东岸设防阻击敌军南下的红十五师受命紧急渡江,率第四十四团由大坪浮桥渡江,红十五师其余两个团未能及时渡江,在天黑后才由西岸的部队接应渡过湘江。

  集体诵读《湘江为英雄歌唱》

集体诵读《湘江为英雄歌唱》

        今天最后一个点我们去一个山灵水秀的地方。它没有九寨沟的知名,也没有象鼻山的喧闹,它如孩子般,带着少许的稚嫩,又如少女般,有些羞涩,一个人安安静静的躲在那个角落,等你找她,走近她。这个“小九寨沟”就是深藏在全州县安和镇的古老村落——龙井村。
安和龙井村
        龙井村位于广西全州县安和镇,集色、奇、灵、秀于一身,享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村里村外植被繁茂、生态良好,曲径通幽、环境优美。村子分为上龙井村和下龙井村,村庄有一条奇美的河,地底的泉水涌出形成潭,潭水冒出向外流形成了这条奇美的河,名为龙井河。龙井河水在村里蜿蜒其中成为了村民的命河,据说这里也是个长寿乡。

第三天我们第一站是参观学习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江战役指挥所旧址——三官堂(红军堂),三官堂是湘江战役指挥部旧址,位于兴安县北30里的界首镇街北头,原为道教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官神的庙,因而得名三官堂。三官堂建于1912年,座西朝东,门前临湘江,距离界首镇湘江渡口不到100米。

后到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高级领导人指挥渡江和战斗旧址——界首渡口,界首镇为当时全州、兴安两县共管的桂北商贸重镇,古时此地是湖南与广西交界之地(全州原属湖南,明朝初期划归广西),故名界首。今有桂黄、桂资、桂灌公路交会于镇西,交通方便。湘江贯穿其中,由南向北流入全州。界首渡口位于界首镇老街北端的湘江下游,南距兴安县城约15公里,北距全州县城约45公里,是湘桂往来的重要古渡。

行程的最后是光华铺阻击战旧址,湘江战役著名的三大阻击战场之一,遗址有光华铺红军烈士墓等。位于距兴安县界首镇5公里处的碗塘岭上,桂黄公路西侧。193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湘江战役光华铺阻击战中,红3军团第4师10团重点守卫光华铺地域,阻击从南面县城出击的国民党桂军,保护界首渡口安全,掩护中央领导机关渡江。激战中,10团团长沈述清、4师参谋长(继任10团团长)杜宗美等400多人壮烈牺牲。光华铺烈士墓是整个桂北最大的红军烈士之墓。
参观完光华铺旧址,东门林场“寻红色足迹 承红色基因 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党性教育活动培训到此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培训,同志们纷纷表示今后将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汲取前行力量,将长征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