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应遵循的与( )紧密相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总和。
A、法律法规
B、文化修养
C、职业活动
D、政策规定
答案:C
2. 茶艺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就是指( )。
A、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B、精通业务,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C、努力钻研业务,追求经济效益第一
D、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我提高
答案:A
3.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培养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A、努力提高自身技能
B、理论联系实际
C、努力做到“慎独”
D、检点自己的言行
答案:A
4. 真诚守信是一种社会公德,它的基本作用是( )。
A、树立个人信誉
B、获得个人名利的资本
C、树立个人威望
D、提高技术能力
答案:A
5. 《神农本草》是最早记载茶为( ) 的书籍。
A、饮用
B、药用
C、食用
D、代酒
答案:B
6.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
A、《茶谱》
B、《茶经》
C、《茶酒论》
D、《采茶录》
答案:B
7. ( )茶叶的种类有粗、散、末、饼茶。
A、汉代
B、元代
C、宋代
D、唐代
答案:D
8. 品茗、营业、表演是( )的三种形态。
A、游艺
B、文艺
C、画艺
D、茶艺
答案:D
9. 绿茶的发酵度:0。故属于不发酵茶类。其茶叶颜色( ),茶汤绿黄。
A、黄绿
B、绿黄
C、翠绿
D、墨绿
答案:C
10. 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红茶( ),绿茶板栗香,乌龙茶花香。
A、甜香
B、熟香
C、清香
D、花香
答案:A
11. 鉴别真假茶,应了解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嫩枝茎成( )。
A、扁形
B、半园形
C、园柱形
D、三角形
答案:C
12. 引发茶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有( )等。
A、磁线
B、射线
C、红外线
D、光线
答案:D
13. 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其水分含量超过5%时,就会( )。
A、增进品质
B、提高香气
C、加速变质
D、促进物质转化
答案:C
14. 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平均每升高10℃,茶叶的( )速度将增加3—5倍。
A、变味
B、褐变
C、变质
D、陈化
答案:B
15. 原始社会茶具的特点是( )。
A、金属茶具
B、一器多用
C、木制茶具
D、石制茶具
答案:B
16. ( )五大名窑是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B
17. 瓷器茶具按色泽不同可分为( )茶具等。
A、白瓷、青瓷和彩瓷
B、白瓷、青瓷和黑瓷
C、玉瓷、青瓷和彩瓷
D、白瓷、青瓷和红瓷
答案:B
18. ( )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A、福建德化
B、江西景德镇
C、浙江龙泉
D、河南钧洲
答案:B
19. 80℃水温比较适宜冲泡( )茶叶。
A、白茶
B、花茶
C、沱茶
D、绿茶
答案:D
20. 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 )。
A、不同茶叶品种所需水温不同
B、不同茶叶外形煮水温度不同
C、根据不同的茶具选择不同煮水器皿
D、不同的茶叶品种所需时间不同
答案:A
21. 在夏季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温壶(杯)的操作是( )。
A、不需要的,用冷水清洗茶壶(杯)即可
B、仅为了清洗茶具
C、提高壶(杯)的温度,同时使茶具得到再次清洗
D、只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答案:C
22.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用量、( )和茶叶的浸泡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A、壶温
B、水温
C、水质
D、水量
答案:B
23. 由于乌龙茶制作时选用的是较成熟的芽叶做原料,属半发酵茶,冲泡时需用( )的沸水。
A、70--80℃
B、90℃左右
C、95℃以上
D、80--90℃
答案:C
24. 时间的因素对泡好一壶茶的影响是重要的,不同茶类在冲泡中对时间的要求是不同的,但茶汤的滋味总是随着冲泡( )而逐渐增浓的。
A、茶量
B、时间的延长
C、次数的增加
D、水温
答案:B
25. 冲泡茶叶和品饮茶汤是茶艺形式的重要表现部分,称为“行茶程序”,共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 )、完成阶段。
A、冲泡阶段
B、奉茶阶段
C、待客阶段
D、操作阶段
答案:D
26.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由( )、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组成。
A、叶绿素
B、茶黄素
C、茶红素
D、儿茶素
答案:D
27.不同季节的茶叶中维生素的含量是最高的是( )。
A、春茶
B、暑茶
C、秋茶
D、冬片
答案:A
28. 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中,正确选择茶叶包括根据( )等方面进行选择。
A、季节、气候和包装
B、季节、气候和体质
C、季节、气候和价格
D、季节、气候和器具
答案:B
29. 《茶叶卫生标准》规定紧压茶中( )的含量不能超过0.2 mg/kg。
A、氰戊菊酯
B、联苯菊酯
C、溴氰菊酯
D、DDT
答案:D
30. 在县级以上地方主管监督《食品卫生法》的机构是( )。
A、地方人民政府
B、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
C、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
答案:B
31. }下列选项中,( )不符合热情周到服务的要求。
A、宾客低声交谈时,应主动回避
B、仔细倾听宾客的要求,必要时向宾客复述一便
C、宾客之间谈话时,不要侧耳细听
D、宾客有事招呼时,要赶紧跑步上前询问
答案:D
32. 在为宾客引路指示方向时,下列举止不妥当的是( )。
A、眼睛看着目标方向,并兼顾宾客
B、指向目标方向
C、面带微笑,语气温和
D、手指明确指向目标方向
答案:B
33. 在服务接待过程中,目光应( )。
A、直视宾客双眼
B、避免与宾客正视
C、正视对方的眼鼻三角区
D、视对方额部以上
答案:B
34.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礼仪最基本要素。
A、语言
B、行为表情
C、服饰
D、道德
答案:D
35. 接待( )宾客,敬茶时应用右手提供服务。
A、韩国
B、美国
C、法国
D、印度
答案:D
36. 根据俄罗斯人对茶饮爱好的特点,茶艺师在服务中可向他们推荐一些( )茶点。
A、花生酪
B、牛肉干
C、咸橄榄
D、萝卜干
答案:A
37. ( )多数人爱饮加糖和奶的红茶,也酷爱冰茶。
A、日本人
B、法国人
C、印度人
D、美国人
答案:D
38. 藏族喝茶有一定礼节,边喝边添,三杯后再将添满的茶汤一饮而尽,这表明( )。
A、茶汤好喝
B、不再喝了
C、想继续喝
D、稍停再喝
答案:B
39.( )为表示对客人的敬重,对尊贵宾客要斟茶三道,俗称“三道茶”。
A、壮族
B、维族
C、傣族
D、回族
答案:C
40. 为( )宾客服务时,尽量当宾客的面冲洗杯子,端茶时要用双手。
A、维吾尔族
B、景颇族
C、纳西族
D、布依族
答案:A
41. 茶艺师在与信奉佛教宾客交谈时,不能( )。
A、问其法号
B、问其寺庙名或庵堂名
C、问其尊姓大名
D、问其佛教传说
答案:C
42. 在为VIP宾客提供服务时,茶具应( ),并提前20分钟将茶品、茶具摆好。
A、可先冲洗
B、精心挑选
C、当面消毒
D、选用名贵茶具
答案:B
43. 接待年老体弱宾客时,不妥的做法是( )。
A、尽可能将其安排在离出、入口较近位置,便于出入
B、帮助他们就座
C、更加周到细致地服务
D、将其安排在远离出入口位置,避免人来人往影响
答案:A
44. 红茶按加工工艺分为( )三大类。
A、滇红、宁红、宜红工夫
B、宁红、政和、小种红茶
C、工夫、小种红茶和红碎茶
D、湖红、川红和正山小种
答案:C
45. 黄茶按鲜叶老嫩不同,分为( )三大类。
A、蒙顶茶、黄大茶、太平猴魁
B、信阳毛尖、黄大茶、洞庭茶
C、黄金桂、黄小茶、都匀毛尖
D、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答案:D
46. 福建、广东、台湾主要生产制做的茶类是( )。
A、绿茶
B、乌龙茶
C、黄茶
D、红茶
答案:B
47. ( )按鲜叶原料的茶树品种分为大白和小白两大类。
A、绿茶
B、白茶
C、茉莉花茶
D、珠兰花茶
答案:B
48.饮茶形成系统在( ) 代。
A、汉
B、唐
C、宋
D、隋
答案:B
49. 在秦汉时代出现了( )。
A、焚香
B、烧纸
C、祭祀
D、拜神
答案:A
50. 反映山水之音的古典名曲有( )。
A、《情乡行》
B、《潇湘水云》
C、《霓裳曲》
D、《鹧鸪飞》
答案:B
51. ( )不是近代作曲家为品茶而谱写的音乐。
A、《香飘水云间》
B、《清香满山月》
C、《茉莉花》
D、《竹奏乐》
答案:C
52. 不适合录制品茶时播放的大自然之声是( )。
A、风吹竹枝
B、秋虫鸣唱
C、暴雨雷鸣
D、万鸟啁啾
答案:C
53. 茶艺表演者的服饰要与( )相配套。
A、表演场所
B、观看对象
C、茶叶品质
D、茶艺内容
答案:D
54. 熏炙香品的主要原料是( )。
A、桂花
B、兰香
C、龙脑
D、红樟
答案:C
55. 香油、香花是( )的香品。
A、自然散发
B、燃烧散发
C、熏炙散发
D、烤焙散发
答案:A
56. 品茗焚香时,香不能紧挨着( )。
A、茶叶
B、鲜花
C、烧炉
D、茶壶
答案:B
57. 明代以后,茶馆(室)的茶挂主要是( )
A、书法字轴
B、国画图轴
C、刺绣挂画
D、木刻版画
答案:A
58. 明代以后,茶挂中内容主要含义有( )。
A、季节、茶品、价码
B、季节、时间、客人
C、工艺、茶类、用水
D、茶类、茶具、客人
答案:B
59. 龙井茶艺的表演程序共为( )道。
A、14
B、12
C、10
D、7
答案:B
60. 龙井茶艺的( )是寓意向嘉宾三致意。
A、金狮三呈祥
B、祥龙三叩首
C、凤凰三点头
D、孔雀三清声
答案:C
61. ( )的程序共有7道。
A、三清茶艺
B、禅茶茶艺
C、西湖龙井茶艺
D、宁红太子茶艺
答案:D
62. 孔雀开屏是宁红太子茶艺( )的摆设形状。
A、茶杯
B、茶具
C、表演台
D、客座位
答案:B
63. ( )茶艺的程序共为16道。
A、武夷
B、龙井
C、安溪乌龙茶
D、宁红太子茶
答案:C
64. 安溪乌龙茶艺一般选择( )音乐。
A、幽谷清风
B、秋虫鸣唱
C、南音名曲
D、潇湘水云
答案:C
65. 安溪乌龙茶艺“悬壶高冲”意指( )方法。
A、洗杯
B、烧水
C、斟茶
D、冲水
答案:D
66. 乌龙茶艺( )意指刮沫。
A、行云流水
B、流云拂月
C、沐淋瓯杯
D、春风拂面
答案:D
67.乌龙茶艺持杯方法喻为( )。
A、观音出海
B、敬奉香茗
C、悬壶高冲
D、三龙护鼎
答案:D
68. 茉莉花茶艺使用的茶杯是( )。
A、玻璃杯
B、三才杯
C、青瓷杯
D、五彩杯
答案:B
69. 冲泡( )的适宜水温是90℃左右。
A、白牡丹茶
B、水金龟茶
C、铁观音茶
D、茉莉花茶
答案:D
70. “茶味人生细品悟”喻指茉莉花茶艺的( )。
A、闻香
B、回味
C、品茶
D、闷茶
答案:B
71. 信阳毛尖外形的品质特点是( )。
A、外形扁平光滑,形如“碗钉”
B、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露
C、外形细、圆紧、直、光、多白毫
D、外形匀整,条索紧结,色泽灰绿光润
答案:C
72. 外形匀整,条索紧结,色泽灰绿光润是( )的品质特点。
A、皖南屯绿
B、信阳毛尖
C、洞庭碧螺春
D、西湖龙井
答案:A
73. 云南普洱茶内质的品质特点是( )。
A、茶汤青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四泡幽香犹存
B、香气浓郁,具“玫瑰香”,汤色红艳鲜亮具“金圈”,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
C、香气馥郁持久,汤色金黄,滋味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
D、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具有独特的清香,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
答案:D
74. 下列( )被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
A、湖北姊归县香溪泉
B、庐山栖贤寺招隐泉
C、四川峨嵋山玉液泉
D、庐山康王谷谷帘泉
答案:D
75. 苏东坡诗中提到陆羽遗却的一道泉是指( )。
A、紫薇泉
B、鸣弦泉
C、招隐泉
D、安平泉
答案:C
76. 陆羽泉水清味甘,陆羽以自凿泉水,烹自种之茶,在唐代被誉为( )。
A、神水第一泉
B、四海第一汤
C、天下第四泉
D、天下第六泉
答案;C
77. 初次饮茶者喜欢( ),茶水比要小。
A、清香
B、醇和
C、淡茶
D、浓茶
答案:C
78. ( )是影响茶叶品质卫生的因素。
A、新
B、净
C、匀
D、香
答案:B
79. 长江以北一带,人们喜爱用( )茶具冲泡花茶。
A、盖瓷杯
B、玻璃杯
C、盖茶碗
D、紫砂壶
答案:A
80. 根据茶具的质地和性能,冲泡名优绿茶宜选配下列( )茶具。
A、紫砂茶具泡茶无熟汤味,又可保香也不易变质发馊。
B、玻璃茶具透明度高,泡茶茶姿汤色历历在目,增加情趣。
C、搪瓷茶具,具有坚固耐用、携带方便等优点。
D、保暖茶具会因泡熟而使茶汤泛红,香气低沉,失去鲜爽味。
答案:B
二、判断题
81. ( )茶艺服务中的文明用语通过语气、表情、声调等与品茶客人交流时要语气平和、态度和蔼、热情友好。
答案:A正确
82.( )唐代饮茶盛行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进步。
答案:B错误
83.(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蔡襄。
答案:B错误
84. ( )乌龙功夫茶的品饮艺术起源于清代。
答案:A正确
85.( )乌龙茶审评的杯碗规格,杯高52mm,容量100ml;碗高50mm,容量110ml。
答案:A正确
86.( )}当下列水中Co 、Cd的含量大于8mg/L称为硬水。
答案:B错误
87.( )用机井井水泡茶,茶汤表面会浮起一层“锈油”。
答案:B错误
88.( )城市茶艺馆用梅(雨)水泡茶,效果也不错。
答案:B错误
89.( )按照标准的管理权限,《茉莉花茶》标准属于行业标准。
答案:B错误
90. ( )解决劳资关系发生的纠纷基本程序是调解、仲裁、诉讼。
答案:A正确
91.( )宾客进入茶艺室,茶艺师要笑脸相迎,并致亲切问候,通过美好的乐曲和可亲的面容使宾客进门就感到心情舒畅。
答案:B错误
92.( )巴基斯坦人饮茶普遍爱好柠檬红茶。
答案:B错误
93.( )绿茶的种类有蒸青、凉青、烤青三种。
答案:B错误
94.( )我国古代文化人的必修课是书法。
答案:B错误
95.( )茶室插花一般以色泽艳丽、花枝繁茂为主。
答案:B错误
96.( )洞庭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外形匀整,条索紧结,色泽灰绿光润。
答案:B错误
97. ( )太平猴魁内质是茶汤青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四泡幽香犹存。
答案:A正确
97.( )六安瓜片香气清纯,滋味甜爽,汤色橙黄明净,叶底嫩黄匀亮。
答案:B错误
98.( )平邑金银花茶条索紧结,肥硕雄壮,色泽乌润,金毫特显。
答案:B错误
100. ( )优质茶一般带有明显的酸馊味。
答案: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