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在日本学生心理辅导中有关情绪问题的是:
A 升学
B 厌学症
C 就业
D 学习方法
答案 B
2、香港大学校心理辅导中心成立于:
A 1969年
B 1970年
C 1971年
D 1972年
答案 A
3、保持沉默者可能具有的特质是:
A 自我形象偏低
B 理智
C 感觉迟钝
D 偏执
答案 A
4、团体心理辅导的领导者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 知情原则
B 保密原则
C 互信原则
D 诚实原则
答案 B
5、为了使班级成员相互了解,建立亲密的关系,采用集训或日常班级活动的方式,进行团体实践指的是:
A 讨论式的团体活动
B 理解自我和理解他人的团体心理辅导
C班级内的团体心理辅导
D家长、学生、老师三结合的团体心理辅导
答案 C
6、埃利斯和费希尔(1994)提出影响团体动力系统的变量因素主要有三类,下列错误的是:
A输入因素
B 输出因素
C 中介因素
D 过程因素
答案 C
7、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是:
A 人本主义
B 精神分析
C行为疗法
D 完形主义
答案 A
8、学校中团体心理辅导的领导者是:
A 学生
B 教师
C 班主任
D 班干部
答案:B
9、对网络成瘾的行为疗法主要有强化干预和:
A 系统脱敏
B 厌恶疗法
C 阳性强化法
D 合理情绪疗法
答案:B
10、个人中心治疗理论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于:
A 1940年
B 1941年
C1942年
D 1943年
答案 A
11、关于团体活动时间掌握不好容易产生的不良后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团体持续时间太短,效果受影响
B 持续时间过长,成员易产生依赖
C 持续时间过长,领导者及参加者的时间、精力也不允许
D 团体持续时间太短不易形成良好的团体凝聚力
答案 D
12、团体心理辅导中团体成员能够得到的教育不包括:
A 智力
B 信息交流
C 检视现实
D 人际关系技巧
答案:A
13、通过访谈法筛选被试的好处是:
A 可以选出有共同心理问题的报名者成为团体成员
B 了解报名者的个人经历
C 拉近指导者与报名者的距离
D 较为全面地了解报名者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智力状况和人际关系等
答案:D
14、吉布(GiB.B.)对团体内的防卫和接纳支持的气氛曾做过研究。他认为有些行为与气氛和有效的沟通有关。他将它们分成:
A四对
B 五对
C六对
D七对
答案 C
15、己经证明对归属感很有促进的团体不包括:
A 老兵团体
B 教师团体
C 妇女团体
D 成瘾者团体
答案:B
16、卡尔·罗杰斯根据自己多年领导团体的经验和观察团体将团体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A14
B 15
C13
D12
答案:A
17、对团体活动进行大致地介绍的是团体成员记录表的:
A 活动进行概况
B 成员座位图
C 成员参与情况
D 重要事件的处理
答案:A
18、会心团体所形成的小组不包括:
A 自我肯定训练小组
B 网络成瘾小组
C 基本交朋友小组
D 任务定向小组
答案 B
19、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不包括:
A 教育功能
B 发展功能
C 选拔功能
D 预防功能
答案 C
20、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当人清醒的时候,花在沟通上时间大约占:
A 60以上
B 70以上
C80以上
D 90以上
答案:B
21、被称为“职业指导之父”的是:
A 普瑞特
B 帕森斯
C 莫雷诺
D 勒温
答案:B
22、根据卡尔·罗杰斯对团体发展阶段的划分,由于成员彼此关心,所以必要时他们会面质别人,提出问题,协助别人澄清和处理矛盾,积极面对问题,这个阶段是:
A 打破伪装
B面质
C 将帮助延伸到团体之外
D团体发展出治疗的能力
答案:B
23、加入团体的合理动机为:
A 为了功能性获益
B 为了寻求物质帮助
C 为了提高自身某方面心理素质
D 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性
答案 C
24、代罪者的最极端情况是:
A 悲恸者
B 被虐狂者
C 沉默者
D 虐待狂
答案:B
25、由参加团体的领导者、观察员、智导者及其他成员通过书面检核资料及口头报告来作个人评估或团体评估是:
A团体内他人反馈
B团体内自我报告
C 团体外自我报告
D团体外他人反馈
答案 A
26、团体工作时期的目标包括:
A 了解团体的目标和结构
B 觉察自己与他人的感受和行为
C 觉察有效的社会行为
D 巩固习得的适应行为
答案C
27、团体心理辅导与个性心理辅导的相异处包括:
A 目标方面
B 原则方面
C 咨询技术方面
D 对象方面
答案 C
28、“父母效能训练”的基础是:
A 生涯发展阶段说
B “个人中心理论”
C 需要层次理论
D 集体潜意识理论
答案 :B
29、一般在团体辅导结束后三个月至两年内进行的评估是:
A 追踪性评估
B 领导者评估
C 总结性评估
D 过程性评估
答案 A
30、下列关于团体规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团体规模对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影响不大
B 团体心理辅导能否顺利进行,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与团体规模直接相关
C 不同目的的团体,团体规模可以一致
D 团体规模可以随机确定
答案 B
31、非结构团体心理咨询设计的特点是:
A 有事先安排、设计好的活动
B 有预定的目标及学习情景
C 不可能将团体过程与各单元内容事先做出详细的规划
D 通过活动设计与安排,促进团体发展,达成团体目标
答案 C
32、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于:
A 1976年
B 1977年
C 1978年
D 1979年
答案 C
33、从问题的类型看,团体大小主要取决于:
A 团体领导者的经验
B 团体领导者的能力
C 团体成员的要求
D 团体辅导的目标
答案:D
34、认为“方案设计”(progrA.m plA.nning)是活动进行时的一种有组织的行动计划,以确保活动有效进行的是:
A 佛里尔(Freire)
B努里(Kowles)
C 赫里(Houle)
D哈维(HA.rvey)
答案:D
35、团体心理辅导通过( )检验辅导目标达成状况。
A 制定计划
B 评估
C 实施
D 设计方案
答案 B
36、团体心理辅导的评估可以满足( )对介入团体工作效果的好奇与专业上的关心。
A 领导者
B 成员
C督导
D观察员
答案 A
37、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团体活动的方式,不仅能够提供成员必要的资料,改进其不成熟的偏差态度及行为,而且能够促进其良好的发展和心理的成熟,可以增进学生的:
A心理健康
B 身体健康
C 道德发展
D智力发展
答案 A
38、运用明确团体的目标,强化团体规范的方法提高团体凝聚力时,领导者应该:
A 建立权威
B 强调团体活动的规则
C 建立团体信任的气氛
D 协助团体建立相互依存的团体目标,以使每位成员能学习到如何为团体做贡献
答案:D
39、团体发展出治疗的能力是在:
A 团体辅导前期
B 团体辅导中期
C 团体辅导后期
D 团体辅导末期
答案 B
40、台湾省学生心理辅导全面推广开始于: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答案B
41、在专制气氛的团体中,所有决定由:
A 领导者作出
B 成员经共同讨论做出
C 团体中某一成员做出
D 团体成员经表决后做出
答案 A
42、团体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增强团体凝聚力的杠杆的是:
A 团体领导者
B 成员
C 沟通
D 活动
答案:D
43、关于分担领导模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领导者协同并进,共同领导
B 合作领导者分担领导工作,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并没有哪一个被指定为主要领导者
C合作领导者应当对彼此的话做回声式的回应
D在某些时候,其中一位领导者会负主要责任
答案 C
44、口头的媒介主要的传递适用范围是:
A 详细资料
B信息量大
C 具体信息或者需要及时反馈的信息
D反馈或快速传递信息,以及一些属于比较敏感的、私人的话题
答案 D
45、团体成员所形成的共识不包括:
A 地位
B 目标
C 兴趣
D 价值
答案 A
46、团体心理辅导通过( )检验辅导目标达成状况。
A 制定计划
B 评估
C 实施
D 设计方案
答案 B
47、下列关于团体规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团体规模对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影响不大
B 团体心理辅导能否顺利进行,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与团体规模直接相关
C 不同目的的团体,团体规模必须一致
D团体规模可以随机确定
答案 B
48、团体工作时期的目标包括:
A 了解团体的目标和结构
B 觉察自己与他人的感受和行为
C 觉察有效的社会行为
D 巩固习得的适应行为
答案 C
49、根据大五人格,导师不可能具有的人格特质有:
A 外向性
B 开放性
C 随和性
D 自卑性
答案:D
50、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员的主要领导者是:
A 学生
B 心理老师
C 班主任
D 班干部
答案 B
5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话体现的是以下哪种大学生心理挫折适应机制:
A 表同作用
B 补偿作用
C 反向作用
D压抑作用
答案 B
5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句话体现的是以下哪种心理挫折适应机制:
A 投射作用
B 压抑作用
C 合理化作用
D反向作用
答案 A
53、关于广泛性焦虑障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与现实不相称的焦虑
B 间断性的焦虑
C 内心体验是真实的
D 自我难以控制的
答案 B
54、关于惊恐障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突然发作的
B 不可预测的
C 微弱的
D 反复出现的
答案 C
55、惊恐障碍发作通常持续多久:
A 5-20分
B 1-2小时
C 1-2天
D 1-2个月
答案 A
56、强迫症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个体产生不必要的思维
B 侵入性的思维
C 可以自我控制
D 会引发明显的焦虑
答案 C
57、关于心境障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B 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
C 表现为情感高涨或者低落
D 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答案 A
58、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
B 多起病于中青年
C 病程多迁延
D 一般表现为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
答案:B
59、发现周围有同学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保持冷静
B 确保当事人安全
C 稳定当事人的情绪
D 尝试自己单独去处理
答案:D
60、团体心理咨询是在( )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的形式。
A 个体
B 社会
C 社区
D团体
答案:D
61、团体心理咨询的局限性不包括( )。
A 个人深层次问题不易暴露
B 对团体领导者要求高
C 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
D 省时、省力、效率高
答案:D
62、团体咨询的工作阶段成员的反应不包括()。
A 充满了安全感
B 彼此难以谈论自己或别人的心理问题
C 积极开放自我
D 愿意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答案 B
63、积极有效的团体目标应该是( )
A 具体的,明确的
B 可行的,切合实际的
C 可评估的
D 以上均正确
答案:D
64、初始阶段常见的团体成员的反应不包括( )
A 怀疑、困惑
B 好奇
C 感到陌生
D 接纳和体谅
答案:D
65、团体方案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 方案内各项活动的设计要有一致性,前后连贯
B领导者要了解自己的特质、能力、偏好及带领风格
C 领导者要了解自己所要带领团体及其对象的特质与目的
D 领导者必须选择、设计团体成员熟悉的活动
答案:D
66、以下哪一项不符合安排团体活动或团体联系的原则?()
A 活动必须符合成员身心发展特点、成熟度
B 浅层自我表露安排在初期,深层自我表露安排在后期
C 负向反馈放在初期,正向反馈放在后期
D 注意安全性,尊重成员的开放程度与身心安全
答案 C
67、团体成员在团体心理咨询过程中表现出失落感、依恋感、珍惜感等情绪,此时的团体处在( )阶段,
A初始
B 过渡
C 工作
D结束
答案:D
68、团体过程中领导者的职责不包括( )
A 注意调动团体成员参与的积极性
B 适度参与并引导
C 提供恰当的解释
D 自居权威,不断说教
答案:D
69、个体社会化从掌握()开始。
A 社会规范
B 社会角色
C 道德准则
D 语言
答案:D
70、用来描述社会对男女在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的概念是()
A 性
B 性别角色
C 性别
D 性别差异
答案:B
71、教师想教好学生,也想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但常难以协调,因而产生的角色失调是(),
A 角色内冲突
B 角色失败
C角色间冲突
D角色中断
答案 C
72、不同部门或人群对教师职业有不同的期待,使得教师有时候左右为难,这是( )。
A 角色间冲突
B 角色不清
C角色内冲突
D角色混乱
答案 C
73、人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认识自己,这说的是()。
A 主我
B 客我
C 超我
D 镜我
答案 D
74、一般来说,青年期自我意识的中心是( )。
A 社会自我
B 心理自我
C 理想自我
D 反思自我
答案 B
75、在海德的P-O-X模型中,如果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个体会尽可能少地改变()的关系而维持态度平衡。
A P-O
B O-X
C P-X
D X-O
答案 A
7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以下哪一种理论观点的体现()
A 社会学习理论
B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 认知理论
答案 A
77、“你的看法决定了你的处境”,这种看法是()的观点。
A 精神分析理论
B 行为主义理论
C 人本主义理论
D 认知心理学理论
答案:D
78、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句话是哪一个人际交往的理论的体现?( )
A 社会交换理论
B PAC理论
C 情感强化理论
D 需要层次理论
答案:A
79、有的大学生与室友原来的关系情同手足,以兄弟姐妹相称,但由于最近对某一问题各执己见,或是一场误会,则以最近的“过错”来否定之前一切,结果双方断交,走向陌路。该情况属于人际交往认知偏差中的()
A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答案 B
80、根据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分。
A 亲密
B 激情
C 承诺
D 关怀
答案 C
81、对于人格障碍者,心理咨询的效果是( )。
A 良好的
B 无效的
C 有限的
D 未知的
答案 C
82、在合理情绪疗法的 ABC 理论中正确的是( )。
A 代表看法或信念
B 代表辩论
C 代表认知观点
D 代表诱发事件
答案:D
83、管理情绪首先需要做到( )
A 表达自己的情绪
B 对情绪有觉知
C 对情绪进行命名
D 掌控自己的情绪
答案B
84、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是( )
A 初中
B 高中
C 大学
D 成人
答案 C
85、我们常见的嫉妒心理属于()
A 轻微的心理失调
B 轻度的心理障碍
C 心理疾病
D 严重心理问题
答案 A
86、大声说出“我最棒” 活动的目的主要是:
A 让成员体验自我的力量,通过积极暗示肯定自己
B 分组
C 增强团体成员凝聚力
D 放松
答案 A
87、在日本学生心理辅导中有关情绪问题的是:
A 升学
B 厌学症
C 就业
D 学习方法
答案 B
88、为了使班级成员相互了解,建立亲密的关系,采用集训或日常班级活动的方式,进行团体实践指的是:
A 讨论式的团体活动
B理解自我和理解他人的团体心理辅导
C 班级内的团体心理辅导
D家长、学生、老师三结合的团体心理辅导
答案 C
89、埃利斯和费希尔(1994)提出影响团体动力系统的变量因素主要有三类,下列错误的是:
A 输入因素
B 输出因素
C中介因素
D过程因素
答案 C
90、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是:
A 人本主义
B 精神分析
C 行为疗法
D 完形主义
答案 A
91、首先在团体治疗中使用心理分析原理和技术的人是:
A 弗洛伊德
B 埃里克森
C 沃尔夫
D 华生
答案 C
92、对网络成瘾的行为疗法主要有强化干预和:
A 系统脱敏
B 厌恶疗法
C 阳性强化法
D 合理情绪疗法
答案 B
93、关于团体活动时间掌握不好容易产生的不良后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团体持续时间太短,效果受影响
B 持续时间过长,成员易产生依赖
C 持续时间过长,领导者及参加者的时间、精力也不允许
D 团体持续时间太短不易形成良好的团体凝聚力
答案:D
94、体心理辅导中团体成员能够得到的教育不包括:
A 智力
B 信息交流
C 检视现实
D 人际关系技巧
答案 A
95、通过访谈法筛选被试的好处是:
A 可以选出有共同心理问题的报名者成为团体成员
B 了解报名者的个人经历
C 拉近指导者与报名者的距离
D 较为全面地了解报名者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智力状况和人际关系等
答案:D
96、吉布(GiB.B.)对团体内的防卫和接纳支持的气氛曾做过研究。他认为有些行为与气氛和有效的沟通有关。他将它们分成:
A R
B 五对
C六对
D七对
答案 C
97、己经证明对归属感很有促进的团体不包括:
A 老兵团体
B 教师团体
C 妇女团体
D 成瘾者团体
答案 B
98、卡尔·罗杰斯根据自己多年领导团体的经验和观察团体将团体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A14
B 15
C 13
D12
答案 A
99、对团体活动进行大致地介绍的是团体成员记录表的:
A 活动进行概况
B 成员座位图
C 成员参与情况
D 重要事件的处理
答案 A
100、会心团体所形成的小组不包括:
A 自我肯定训练小组
B 网络成瘾小组
C 基本交朋友小组
D 任务定向小组
答案 B
二、判断题
101. 要求严格的班主任无法得到学生们的尊重。
答案:A.对
102. 按积极心理学的方式谈话技术之一,用评分问句的方法,假如一个学生说我给自己打0分,那就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了。
答案:B.错
103. 如果学生拥有自控力、专注力、希望感、自信心、主动性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学习中遇到困难将更有心理韧性和耐挫力。
答案:A.对
104. 积极心理学就是要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正向积极地看待学生。
答案:A.对
105. 春天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较多,每到春天应该多运动,因为热爱运动的人总体心理比较健康。
答案:A.对
106. 若一个学生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因医院是权威机构,那他一定是抑郁症。
答案: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