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 W·詹姆斯
B H·艾宾浩斯
C W.冯特
D S·弗洛伊德
答案:C
2、罗杰·斯佩里通过( )实验证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A 割裂脑
B 经典条件反射
C 操作条件反射
D 工具条件反射
答案: A
3、白纸在橙色灯照条件下,看起来依然是白色的,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答案: B
4、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衰退和( )
A 固化
B 迁移
C 干扰
D 定势
答案: C
5、保持曲线来源于( )的工作。
A 冯特
B 艾宾浩斯
C 华生
D 詹姆士
答案: B
6、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
A 迁移
B 定势
C 态度
D 动机
答案: B
7、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脑区受到严重损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 )。
A失写症
B 接受性失语症
C 失读症
D表达性失语症
答案: A
8、根据睡眠中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过程分为( )个阶段。
A 6
B 3
C 5
D 4
答案: D
9、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尊重他人的需要属于( )
A 生理需要
B 生长性需要
C 社会需要
D 缺失性需要
答案: D
10、有爱就有恨,有喜就有悲,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 )的特性。
A 两极对立
B 不可调和
C 相互关联
D 物极必反
答案: A
11、动机冲突往往出现在意志行动的( )。
A 准备阶段
B 启动阶段
C 结束阶段
D 执行阶段
答案: A
12、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 )
A 社会哲学阶段
B 哲学思辨阶段
C 经验描述阶段
D 实证分析阶段
答案: C
13、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根源是( )
A 心理分析
B 行为主义
C 认知理论
D 人本主义
答案: B
14、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 )的观点。
A C·罗杰斯
B M-米德
C W·詹姆士
D K.勒温
答案: A
15、全部社会化的前提是( )。
A 性别社会化
B 政治社会化
C 道德社会化
D 语言社会化
答案: D
16、刻板印象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因此它具有( )的作用。
A 概括化
B 社会适应
C抽象化
D消极
答案: B
17、关于利他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噪音等恶劣的环境会减少利他行为
B 助人的榜样,会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
C 他人在场,往往会产生社会助长效应,对利他行为有积极影响
D 长得漂亮的女人一般更容易得到男人的帮助
答案: C
18、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收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发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异应该( )。
A适中
B 较大
C 较小
D最大
答案: A
19、“测谎仪”是一种( )仪器。
A 暗示程度测量
B 生物反馈治疗
C 行为反应测量
D 焦虑程度测量
答案: C
20、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身体语言形式是( )。
A 目光
B 面部表情
C 姿势
D 空间距离
答案: A
2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塔尔德观点的是( )
A 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
B 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
C 社会下层人士往往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D 个体对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总是优于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
答案: D
22、一般说来,现代社会人们结婚的动机,按照强度由高到低排序,应该是( )
A 经济动机一繁衍动机一爱情动机
B 繁衍动机一经济动机一爱情动机
C 爱情动机一繁衍动机一经济动机
D爱情动机一经济动机一繁衍动机
答案: C
23、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 )
A 从出生到幼儿期
B 从幼儿期到童年期
C 从童年期到青春期
D 从青春期到青年期
答案: A
24、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
A 希望品质
B 意志品质
C 目标品质
D 能力品质
答案: C
25、观察学习是指( )
A 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
B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
C 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
D 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
答案:D
26、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者厌恶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答案: C
27、( )是婴儿的天生学习能力。
A 模仿学习
B 无条件反射
C 条件反射
D 言语刺激
答案: A
28、童年期儿童游戏属于( )
A 互动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 实物游戏
D 规则游戏
答案: D
29、以“不断地口头重复要记住的内容”为主的记忆策略是( )
A 视觉“复述”策略
B 捕捉典型策略
C 特征定位策略
D 复述策略
答案: D
30、小学阶段儿童概括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依次为( )
A 感知动作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
B 表象水平、形象水平、抽象水平
C 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D 直观形象水平、具体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
答案:C
31、社会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机会(如大学学习期间),这个时期称为()
A同一性确立期
B 心理代偿期
C 危机处理期
D 延缓偿付期
答案: D
32、“男女同化” 人格是指( )
A 一种变态的人格
B 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 “女性化”
C 男性 “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D 一种不成熟的人格
答案: C
33、关于心理异常的现代解释始于( )世纪。
A 18
B 19
C 2()
D 21
答案: C
34、区分心理正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 )
A 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
B 心理过程通过人格表现出来
C人格在各种条件下都应是稳定的
D 人格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答案: A
35、感觉减退多见于( )。
A 抑郁状态
B 感染后虚弱状态
C 睡眠障碍
D 精神运动性抑制
答案: A
36、思维鸣响属于( )
A 思维障碍
B 注意障碍
C 情感障碍
D 感知障碍
答案: D
37、精神发育迟滞形成的原因是( )
A 内心冲突变形
B 获得性知识的丧失
C 内心冲突强烈
D 早期大脑发育不良
答案:D
38、某人行为被动,生活极度懒散,这种症状最可能是( )
A 意向倒错
B 情感倒错
C 意志缺乏
D 意志减弱
答案: C
39、妄想性障碍又称( )
A 偏执性精神障碍
B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C 偏执型人格障碍
D 精神分裂症
答案: A
40、适应障碍的病程一般不超过( )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答案: D
41、着重对个体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并作为评价指标,被称为( )。
A 体验标准
B 综合标准
C 发展标准
D操作标准
答案:C
42、不属于健康心理学工作范围的是( )
A 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
B 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
C 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D 躯体疾病的预防和治愈
答案: D
43、精神性压力源是指( )
A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事件
B 一组直说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要的事件
C 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的事件
D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日常生活的事件
答案: C
44、高层建筑失火,住在失火楼层的以上的人面临的是( )
A 双趋冲突
B 趋避冲突
C 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答案: C
45、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以经历以下阶段( )
A 警觉期一恢复期一康复期
B 警觉期—搏斗期一恢复期
C 惊吓期一恢复期一康复期
D 惊吓期一衰竭期一恢复期
答案: C
46、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压力的有效缓冲器是( )
A较少的社交活动
B 现代化的家庭居住条件
C 较多的家庭成员
D 亲密的和可信任的关系
答案: D
47、189()年,( )首次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
A 高尔顿
B 卡特尔
C 韦特默
D艾森克
答案:B
48、心理发展成熟后,人对现实的反应方式一般是( )
A 感性反应
B 理性反应
C 知性反应
D悟性反应
答案: B
49、精神分析理论之所以被称为深层心理学,其原因是( )。
A 不承认潜意识层面心理活动的存在
B 十分强调意识活动对人类心理的深刻作用
C 十分强调潜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
D 否认意识层面心理活动的存在
答案: C
50、弗洛伊德学说在咨询心理学历史上属于( )。
A 行为学派
B 认知学派
C 动力学派
D 人本主义学派
答案: C
51、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属于( )。
A 认知疗法
B 精神分析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人本主义疗法
答案: B
52、斯金纳的条件反射是( )。
A 工具条件发射
B 经典条件反射
C 强化条件反射
D 动作条件反射
答案: A
53、与行为主义关系最小的概念是( )。
A 替代学习
B 自我实现
C 自我奖赏
D 行为自控
答案: B
54、没有两个人能对同一事物做出相同的反应,反映的是人格的( )
A稳定性
B 独特性
C 统合性
D功能性
答案: D
55、霍尼所说的( )是指个体在此时此地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是别人所能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独立于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知觉。
A真实自我
B理想自我
C现实自我
D概念自我
答案: C
56、专业伦理各要素中最重要也最具体的是( )
A 心理专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系统
B 法律、法规及政策和制度
C 专业伦理守则所代表的意义与功能
D 专业人员的职业技能
答案: C
57、以下各项中不屈于《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所规定的心理咨询专业伦理的主要原则的是( )。
A 善行
B 诚信
C 责任
D热情
答案: D
58、以下不属于专业人员胜任力的是( )。
A 知识
B 敬业
C 技能
D 态度
答案: D
59、以下关于专业人员胜任力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专业人员需要接受继续教育,这是一个持续的、终身的过程
B 技能不仅要求在培训中进行练习,而且还要成功应用于真正的来访者
C 敬业是指将来访者的需求视为首位,并倾尽全力地帮助来访者
D 咨询师发现自己难以胜任时,也应继续努力,而不应将来访者转介
答案: D
60、心理评估的过程是( )。
A 在第一阶段小结中完成
B 在最后一次咨询中完成
C 贯穿整个咨询过程的始终
D 在第一次的初始面谈中完成
答案: C
61、为了避免在初诊接待中出现紧张情绪,心理咨询师应该在接诊前( )。
A 深入了解并记录求助者的人格特点
B 掌握并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理论方法
C熟练掌握初诊接待的各项操作步骤
D熟练掌握各种临床心理测验的使用
答案: C
62、对摄入性会谈正确的理解是( )。
A 不涉及咨询师初步观察到的疑点
B 不能加入评价
C 不涉及上级心理咨询师下达的目标
D 不能加入提问
答案: B
63、会谈中使用情感的反射时应该注意尽量( )
A 不能体现咨询师情绪
B 不要刺激求助者情绪
C 不在初次会谈中使用
D 不在后续治疗中使用
答案: C
64、MMPI的 F量表得高分提示( )。
A 心理健康
B 心身疾病
C 理解错误
D 情感高涨
答案: C
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社会关系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B 社会支持不会对应激起缓冲作用
C 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与自杀无关
D 缺乏社会支持系统不一定产生心理问题
答案: A
66、某些看似正性的社会生活事件也会成为( )。
A 负性社会生活事件
B 生物性应激源
C 中性社会生活事件
D 社会性应激源
答案: D
67、下列情况,有自杀危险的是( )。
A 有自杀家族史
B 来访者愿接受医疗照顾
C 来访者不和别人讨论自杀的方法
D 来访者愿意与别人讨论自杀问题
答案: A
68、SCL-9() 评定的症状应该发生在( )。
A 一年内
B 一月内
C一周内
D任何时间
答案: C
69、使用生活事件量表时,通常要求调查的时间范围为最近( )。
A 半年
B 一年
C 二年
D三年
答案: B
70、16PF中的恃强性得分为2分,表明受试者可能属于( )的人格特征。
A 认真、负责、尽职
B严肃、冷静、寡言
C谦逊、顺从、通融
D好强、独立、积极
答案: C
71、对个案概念化的正确理解是( )。
A 以精神分析疗法理论为主
B 以认知行为疗法理论为主
C 由咨询师梳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D所持有的理论观点决定了咨询师所寻找并看到的问题
答案: D
72、个案概念化的过程是( )。
A 提出一套假设
B 提出一套理论
C 制定咨询方法
D 对来访者的理解
答案: A
73、正确的咨询态度包括五种要素,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O。
A 咨询特质
B 积极关注
C 咨询技巧
D执业理念
答案: B
74、心理咨询师表达真诚应该遵循( )的原则。
A 对咨患双方负责
B 有利于求助者成长
C 有利于探索病因
D 有利于建立咨询关系
答案: B
75、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不应表现出对求助者的( )。
A 同情
B 评判性态度
C 共情
D 积极关注
答案: B
76、选择与求助者的谈话方式时,应当考虑的求助者自身因素包括()。
A 年龄特征
B 性格特征
C 文化特征
D 以上三者
答案: D
77、调整求助动机是心理咨询过程中( )的工作。
A 诊断阶段
B 咨询阶段
C 评估阶段
D 巩固阶段
答案: B
78、参与性技术不包括()。
A 倾听
B 内容反应
C 面质
D 情感反应
答案: C
79、解释技术的含义是运用心理学理论()。
A 描述求助者的思想状态
B 描述求助者的情感反应
C 描述求助者的行为特点
D 说明求助者的思想、情感、行为的原因与实质
答案: D
80、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含义是()。
A 共同进步
B 咨询师帮助求助者学会自己有效解决问题
C 逐步成熟
D 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的同时自且也得到提升
答案: B
8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常用的角色扮演法( )
A.小品表演
B.脑力激荡法
C.参观访问
D.两难问题法
答案:A
82. 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 ( )
A.心理防御机制
B.心理
C.心理应激
D.挫折
答案:B
83. 下列哪一项不是初中生情绪变化两极性的具体表现( )
A.复杂与简单共存
B.情绪活动的心境化
C.波动与稳定共存
D.微妙的隐蔽性
答案:B
84. 专制的父母常常无视子女的权利与自尊,造就顺从型的子女,这体现了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哪个方面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A.亲子关系
B.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教养方式
C.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
D.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答案:B
85. 采取有效方法并用鼓励性的语气让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哪个基本原则? ( )
A.整体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C.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
D.主体性原则
答案:D
86.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的“自我”遵循的原则是( )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理想原则
D.道德原则
答案:B
87. 个人中心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弗洛伊德
B.卡尔·罗杰斯
C.华生
D.贝克
答案:B
88. 关于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下列说法完整的是哪一项? ( )
A.自我意识良好、社会功能良好、良好的人际关系
B.自知和自爱
C.与客观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D.自我意识良好、社会功能良好、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劳动实践
答案:D
89. 下列选项中,哪项全面地表达了学校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
A.目标、任务、工作角色和工作方法的不同
B.目标、内容、人物、工作角色的不向
C.目标、内容、工作角色和工作方法的不同
D.内容、工作角色、工作方法的不同
答案:C
90. 学校心理辅导采取的基本方法是
A.咨询
B.评估
C.会谈
D.心理测验
答案:C
91. 辅导人员依据某一理论构架对来访者的问题做出合理化的说明,这属于哪一项影响技术( )
A.指导
B.解释
C.自我开放
D.影响性摘要
答案:B
92. 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技术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心理问题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评定的过程是( )
A.心理辅导
B.心理咨询
C.心理评估
D.心理测验
答案:C
93. 生活在父母离异、父母不和等家庭环境中的中小学生比生活在双亲健全的家庭环境中的中小学生在成长中会遇到更多麻烦,这主要表明下列哪个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
A.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
B.亲子关系
C.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
D.父母的教养方式
答案:B
94. 辅导人员对来访者谈话内容中的个别字、词进行强调,用较短的语句以强调性的声音说出,引导来访者注意其忽略或未说清的部分,对此再做出详细的说明,这是倾听技术中的 ( )
A.重复
B.重读
C.询问
D.摘要
答案:B
95.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结构中遵循“理想原则”的部分是下列哪个选项? ( )
A.自我
B.无意识
C.超我
D.意识
答案:C
96.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 ( )
A.进行分析诊断
B.制定辅导目标
C.实施指导帮助
D.确定辅导方案
答案:A
97. 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是行为转变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 )
A.阿德勒
B.斯金纳
C.艾里斯
D.马斯洛
答案:B
98. 按照心理测验的应用,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 )
A.文字测验与非文字测验
B.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与临床测验
C.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学绩测验
D.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答案:B
99. 精神功能受损程度已达到自知力严重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保持对现实的恰当接触,以上表现属于下列哪种心理障碍? ( )
A.心理障碍
B.精神病
C. 神经症
D.人格障碍
答案:B
100. 下列关于行为转变法的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A.它的理论基础是行为学习理论
B.它的主要目标是消除不良行为,代之以更有效能的行为
C.重视辅导员与来访者的个人关系
D.操作性强
答案:C
二、判断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