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从狭义上理解心理发展是指()
A 群体的心理发展
B 个体的心理发展
C 种族的心理发展
D 种系的心理发展
答案 B
2、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B 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
C 从动物到人的心理变化
D 从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变化
答案 A
3、心理发展过程中,第一发展加速期是( )
A 婴幼儿期
B 童年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答案 A
4、心理发展过程中,第二发展加速期是( )
A 婴幼儿期
B 童年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答案 C
5、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称为( )
A 横向研究设计
B 纵向研究设计
C跨文化比较研究
D交叉设计
答案 A
6、横向研究可能将受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而造成的差异当成随年龄增长而引起的发展变化,这种效应称为( )
A 人为效应
B 时间效应
C组群效应
D时效效应
答案 C
7、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称为( )
A 横向研究设计
B 纵向研究设计
C跨文化比较研究
D 交叉设计
答案 B
8、皮亚杰率先用( )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A 临床法
B 观察法
C 测验法
D 谈话法
答案 A
9、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达尔文
B 高尔顿
C 华生
D 霍尔
答案 B
1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达尔文
B 高尔顿
C 华生
D 霍尔
答案 C
11、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的理论被称为()
A 精神分析理论
B 认知理论
C 人本主义理论
D 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D
12、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弗洛伊德
B 班杜拉
C 华生
D 霍尔
答案 D
13、“最近发展区”是指( )
A 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水平
B 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儿童先天具有的水平和后天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D 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答案:D
14、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 )
A 发展要走在教学的前面
B 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C 发展和教学齐头并进
D 发展和教学相互决定
答案 B
15、皮亚杰提出,智力的本质是( )
A 适应
B 动作
C 顺应
D 平衡
答案 A
16、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叫( )
A 图式
B 同化
C 顺应
D 平衡
答案 B
17、( )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 平衡
答案:C
18、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A 先天的成熟
B 后天的经验
C 动作
D 吸吮
答案:C
19、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 )阶段
A 2
B 3
C 4
D 5
答案:C
20、皮亚杰用( )说明儿童认知的自我中心倾向。
A 两难故事
B 三山实验
C视觉悬崖
D 延迟满足
答案 B
21、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 )个阶段
A 3
B 4
C6
D 8
答案 D
22、艾里克森根据( )划分人格发展阶段
A 社会化程度
B 心理社会危机
C 自我的调节作用
D 心理防御机制
答案 B
23、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
A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答案 A
24、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
A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答案 B
25、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
A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答案 C
26、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
A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答案 D
27、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
A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答案 D
28、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而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这一时期称为( ) 。
A关键期
B 适应期
C 转折期
D混乱期
答案 A
29、人类婴儿的关键期表现在( )
A 感知活动水平上
B 感受系统范围内
C 神经系统
D 运动系统
答案 B
30、科学儿童心理诞生的标志是( )
A 达尔文 1876 年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
B 冯特于 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成立心理学实验室
C 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D 霍尔于1891年出版《婴儿研究手记》一书
答案 C
31、( )不属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A 食物反射
B 游泳反射
C 操作反射
D 定向反射
答案 C
32、()是新生儿最早将需求信息传递给看护人的一种交流手段。
A 微笑
B 语言
C 动作
D 啼哭
答案 D
33、婴儿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
A 微笑
B 语言
C 动作
D 啼哭
答案 C
34、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是( )
A 动作
B 感知觉
C 反射
D 语言
答案B
35、吉布森运用“视觉悬崖装置”研究婴儿的( )
A 感知觉
B 深度知觉
C颜色知觉
D 形状知觉
答案B
36、( )岁的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A 6个月
B 1岁左右
C 3岁左右
D 5 岁左右
答案 C
37、( )岁的婴儿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
A 0.5-1.5
B 1.5-2.5
C 2.5-3.5
D 3.5-4.5
答案 B
38、冲动性气质儿童表现为( )
A 常以愤怒或者悲伤为主导情绪
B 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接触和交流
C 缺乏对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
D 积极探索环境,偏爱运动性游戏
答案 C
39、婴儿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
A 自发性微笑阶段
B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C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 习得性的微笑
答案 C
40、( )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
A 回避焦虑
B 陌生恐惧
C 分离焦虑
D 亲密恐惧
答案 C
41、()是娶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A 亲密
B依恋
C 依赖
D亲情
答案D
42、婴儿出现有选择地对人反应,对母亲更加偏爱是在( )
A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B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C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
D 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答案 B
43、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表现为( )
A 将自己作为活动主体来认识
B 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
C 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D 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答案 B
44、()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A 睡眠
B 饮食
C 游戏
D 学习
答案 C
45、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期的游戏特点,又称( )。
A 机能游戏
B 模仿游戏
C 假装游戏
D 规则游戏
答案 C
46、以“反复不断地注目于目标刺激”为主的记忆策略为( ) 。
A 视觉“复述策略”
B 复述策略
C 特征定位策略
D 捕捉典型策略
答案 A
47、自我中心现象表现为( ) 。
A 只关注个人需求而不考虑他人
B 善于吸引其他小朋友的注意
C 具有物主意识,缺乏与他人分享意识
D 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答案 D
48、( )是掌握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小学低年级
D 小学高年级
答案B
49、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模式是( )。
A 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
B 从“为什么”转向“是什么”
C 从“是什么”转向“怎么样”
D 从“为什么”转向“怎么样”
答案 A
50、幼儿体验高自尊会导致其以后( )。
A 不能很好的适应学校生活
B 出现压抑和不良情绪
C 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D 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高
答案 D
51、儿童的第一逆反期主要是在( )。
A 1-2岁
B 3-4岁
C 5-6岁
D 6-7岁
答案 B
52、第一逆反期反抗对象主要是( )。
A 老师
B 祖辈
C 父母
D 同伴
答案 C
53、童年期的主导活动是( ) 。
A 游戏
B 运动
C 学习
D 劳动
答案 C
54、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是( )。
A 学以致用
B 学有所成
C 学会学习
D 学有所为
答案 C
55、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 ) 。
A 3-4岁
B 5-6岁
C 8-9 岁
D 9-10 岁
答案 D
56、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是( )。
A 用于计算的运算思维
B 不依赖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
C 具有创造性的逆向思维
D 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答案 D
57、“凡是画家都是艺术家,齐白石是画家,所以齐白石是艺术家”,这种推理形式属于( ) 。
A 归纳推理
B 类比推理
C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D演绎推理
答案 B
58、童年期儿童思维结构的特点是( )
A 未掌握守恒
B 掌握守恒
C 思维不可逆
D 不能把握本质特征
答案 B
59、罗腾伯格通过( )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行为。
A 延迟满足
B 视觉悬崖
C 对偶故事
D 合作游戏
答案 A
60、“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是指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中的( )。
A 自我调整
B 自主满足
C延迟满足
D 自我约束
答案 C
61、处于( )的儿童,道德判断的标准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
A 前道德阶段
B 他律道德阶段
C 自律道德阶段
D 无道德阶段
答案 B
62、( )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判断依据着重于主观动机或意图,而不只是后果 。
A 前道德阶段
B 他律道德阶段
C 自律道德阶段
D 无道德阶段
答案C
63、依赖和顺从性强的儿童一般属于同伴交往中( )的儿童。
A 受欢迎的
B 不受欢迎的
C 受忽视的
D 受鄙视的
答案 C
64、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基本因素是( )。
A 外表长相
B 环境因素
C 交往能力
D 智力因素
答案 C
65、一般来说,受欢迎的儿童的主要特点是( )。
A 独立活动能力强
B 家庭富有
C 外表超群
D 智力较高
答案 A
66、( )往往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的等问题。
A 受欢迎的儿童
B 不受欢迎的儿童
C 明星儿童
D 受忽视的儿童
答案 B
67、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为( ) 。
A 爱情
B 亲情
C 联盟
D 友谊
答案 D
68、父母对儿童控制的三种阶段模式依次为( ) 。
A 共同控制.父母控制.儿童控制
B 父母控制.共同控制.儿童控制
C 儿童控制.父母控制.共同控制
D 父母控制.儿童控制.共同控制
答案 B
69、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是( ) 。
A 身心稳定发展
B 心理发展无显著变化
C 性的发育和成熟加速
D 心理迅速发展并直达成熟
答案 C
70、( )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A 生殖系统
B 心脏
C大脑
D骨骼
答案 A
71、人的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是在( ) 。
A 幼儿期
B 童年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答案 C
72、少年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 )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D
73、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在( ) 。
A 幼儿期
B 童年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答案 C
74、第二逆反期主要发生在( ) 。
A 幼儿期
B 童年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答案 C
75、第一逆反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 。
A 按自我意志行事,要求行为活动自主.自由
B 争取人格的独立和平等
C 反抗父母的漠不关心
D 对内部心理需求的争取
答案 A
76、第二逆反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 ) 。
A按自我意志行事,要求行为活动自主.自由
B要求精神自主和人格的独立
C反抗父母的漠不关心
D要求社会地位的优越
答案 B
77、皮亚杰运动钟摆实验证明,假设演绎推理能力出现在( )的儿童。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D
78、反抗期的出现是( )。
A 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B 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异常现象
C 由早期挫折造成的
D 人格异常的一种表现
答案 A
79、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在于( )。
A 成长者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父母却不能
B 父母能够对孩子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孩子自己却不能
C 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滞后,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超前
D 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萨提亚亲子
答案 D
80、萨提亚亲子治疗的主要目标是( )
A各人可以为自己做出选择
B 家长为孩子构建适合他的人生
C 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D 建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答案 A
81、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 )上。
A 人与人的情感链接
B 地位的平等
C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包容
D 价值的平等
答案 D
82、3个月前的宝宝有一种必需的心理营养,即“()”。
A 重要他人
B 爸爸妈妈
C 爷爷奶奶
D 月嫂保姆
答案 A
83、在 4个月后的孩子挣扎着想要独立的阶段,最重要的心理营养是“( )”
A 信任
B 规则感
C安全感
D 秩序感
答案 C
84、孩子 3岁后,爸爸的Q远比妈妈重要。
A 陪伴
B 指导
C 示范
D 肯定
答案 D
85、孩子 6-7岁时想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他需要从()身上去学习 。
A 重要他人
B 模范
C 爸爸妈妈
D幼儿园老师
答案 B
86、青少年在发现一个新世界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时会产生抑郁和恐惧,这时,他们容易参与到( )之中。
A攻击和暴力
B团体活动
C 犯罪活动
D 与家长对抗
答案 A
87、萨提亚所提倡的健康完整的沟通的特点是( )
A 讨好——忽略自己
B 超理智——忽略自己和他人
C 打岔——忽略自己.他人和情境
D 一致性——兼顾自己.他人和情境
答案 D
88、青春期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 )
A 无条件接纳
B 肯定.认同.接纳.欣赏
C 支持.尊重.信任
D 认知.榜样.陪伴
答案 D
89、稳定的依恋关系建立( ),以便孩子安心地探索学习,全然地做自己
A 稳定的情绪状态
B 内在安全感
C 稳定的成长环境
D 高自我价值
答案 B
90、萨提亚说( )对于建立人际关系,就好像呼吸对于维持生命一般
A 情商
B 安全感
C智商
D 沟通
答案 D
91、个体为超理智的沟通模式付出的代价是( )
A 被忽略.失去自我.沮丧.负担过重
B 缺乏感受,自我封闭
C 无责任感.空虚.上瘾.幻想不切实际
D 孤单,人际关系恶化,社会适应不良
答案B
92、个体为指责的沟通模式付出的代价是0
A 被忽略.失去自我.沮丧.负担过重
B 缺乏感受,自我封闭
C 无责任感.空虚.上瘾.幻想不切实际
D 孤单,人际关系恶化,社会适应不良
答案 D
93、对儿童来说,以下哪种说明他们的自主能力较强?( )
A 对家长和老师提出的要求能经过自己的思考再执行;
B当出现不良情绪时,能够自我克制;
C遇到挫折时能很快调整状态重新出发;
D生活态度积极,不自卑,进取心强。
答案 A
94、自制力与注意力有一定的联系是因为( )
A 孩子情商发展和智商发展都与自制力和注意力有关;
B 注意力越集中,自制力越低;
C 自制力差的学生同样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学习等活动;
D 自制力强的孩子一般在行动中注意高度集中,不易分散
答案D
95、理智感与儿童的好奇心的关系是( )。
A 好奇心越重,孩子的理智感越强;
B 好奇心驱使儿童去观察和了解新异事物,家长如能把儿童好奇心成功引导到渴求知识热爱学习上去,对培养理智感是很有意义的;
C好奇心越重,孩子的理智感越弱;
D 好奇心太强的孩子影响理智感的建立
答案 B
96、正确进行耐挫教育需要( )
A 规避任何挫折发生的可能;
B 在应对挫折中提高耐挫力;
C 父母帮孩子扫清一切障碍;
D 孩子受到挫折时指责孩子
答案 B
97、以下措施中,哪一个培养的不是孩子的责任感?( )
A 给孩子布置一点家务劳动;
B 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老师共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C 让孩子对自己的过错负责;
D 帮助孩子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 D
98、如果家长总是在不断地向孩子吼叫,带来最危险的一个后果是( )
A 孩子在真正有事时已不听了;
B 孩子与家长间的对抗;
C 孩子受到的心理创伤;
D 糟糕的亲子关系
答案 A
99、作为家长,你有权决定( )
A 孩子人生的每一步
B 家庭规则
C 哪些是可妥协的,哪些是不可通融的
D 孩子在不同情境下应该采取的行为
答案 C
100、正常 7-10岁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为( )
A 10-12 分钟
B 12-15 分钟
C 20 分钟
D 25分钟
答案 C
二、判断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