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桂林联宇红色教育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2021/7/8 16:18:09
培训精神理念
秉承“坚定信念、坚劲顽强,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湘江战役精神。
弘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
培训目标
追寻红军足迹,告慰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
培训党员干部,提升执政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中心培训主旨
弘扬红色精神,挖掘红色资源,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
联宇红色教育培训课程
(桂林、全州、灌阳、兴安6天)
第一天
08:30-09:50桂林市教室 开班仪式:奏国歌、领导致辞培训班领导讲话、授班旗、合影;
10:00-11:50 桂林市教室 主题教学:专家授课《回顾湘江战役历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14:30-17:50 桂林市 现场教学:1.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2.七星公园烈士墓
(注:含中餐、晚餐,住宿桂林市区)
第二天
08:30-11:40 桂林市 现场教学:1.桂林城工委旧址 2. 《救亡日报》社旧址
14:30-17:50 桂林市教室 主题教学:党史专家授课《桂林红色之路》
(注:含早餐、中餐、晚餐,住宿桂林市区)
第三天
8:00-9:30 桂林-全州 乘车前往全州县
9:30-12:00 全州县才湾镇 到达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现场教学:第一战壕区(湘江战役修筑工事、战壕旧址)
体验式教学:凭吊广场
(1) 瞻仰仪式
(2) 敬献花篮
(3) 重温入党誓词
现场教学:湘桂古道(烈士遗骸安放区、连心树、云 和庵救护所)
参观见学: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聆听讲解员讲解,学习湘江战役的历史,感悟红军长征精神。
(1) 学习苏区创建到湘江战役的历史
(2) 学习遵义会议到长征胜利会师的历史
(3) 体会新中国成立以来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和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14:30-17:30 全州县绍水镇与凤凰镇 现在教学:抢渡江旧址——大坪渡口
现场教学:抢渡湘江旧址——凤凰嘴渡口
(注:含早餐、中餐、晚餐,住宿全州县城)
第四天
全州县教室 8:30-10:30 专题教学:党史专家授课《湘江战役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全州-灌阳 10:40-12:00 乘车前往灌阳
灌阳县新圩镇 14:30-17:40 参观见学:参观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纪念园
(1)烈士纪念碑
(2)酒海井红军烈士殉难处
(3)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
现场教学:1.下立湾救护所(蒋氏祠堂)
2.湘江战役革命遗址——红五师指挥所
(注:含早餐、中餐、晚餐,住宿灌阳县城)
第五天
8:30-10:30 灌阳县教室 专题教学:党史专家授课《桂林抗战文化研究》
10:40-12:00 灌阳-兴安 乘车前往兴安
14:00-17:40 兴安县界首镇 现场教学:
1.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江战役指挥所旧址——三官堂
2.高级领导人指挥渡江和战斗旧址——界首渡口
3.光华铺阻击战旧址
(注:含早餐、中餐、晚餐,住宿兴安县城)
第六天
8:30-11:40 兴安县城 参观见学:参观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1)大型群雕
(2)山顶烈士纪念碑
(3)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馆
(4)英名廊
14:30-16:00 兴安教室 研讨交流:学员畅谈红色教育培训活动心得体会
结班典礼:领导做总结讲评
16:00-17:00 兴安-桂林 返程带着心得体会、返回热爱的岗位、岗位结束学习培训!
(注:含早餐、中餐)
注:培训课程内容可调整培训基地。另为增强活动效果,建议学员全程穿规定服装。
部分红色教育基地简介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是依托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叶剑英题写馆名。
七星公园烈士墓位于桂林市城东,抗战时期,桂林保卫战等重要战役在这里打响。在公园内,有岩洞教育旧址、田汉桂林住所旧址、张曙烈士墓、三将军墓以及八百烈士墓等现场教学点。巴金、田汉、何香凝、艾芜、焦菊隐、司马文森等文化名家曾在此居住。
中共桂林城工委旧址位于七星区穿山街道办事处(原江东村122号)。旧址为一进三开间木结构平房,面积约145平方米,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居木结构平房建筑。 1947年10月至 1949年10月,市城工委机关设于此。市城工委在书记领导下开展市工运、学运和城市调查、保护桂林城迎接解放的革命斗争。1948年夏在此举办过干部轮训班。
《救亡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上海直接领导创办的一份外围进步报纸。几经辗转于1939年1月在桂林复刊,成为当时抗战大后方的重要舆论阵地之一。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主编并撰写了大部分社论和时评。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位于全州县才湾镇脚山铺村的脚山铺阻击战旧址,由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烈士纪念林、第一战壕区、湘桂古道等构成。纪念馆展陈面积3300平方米,以《英雄史诗、不朽丰碑》为主题,分别展示了从苏区创建到湘江战役、从遵义会议到长征胜利会师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资料详实,图文并茂,案例典型,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具有极强的教育性、感染力。
广西地处岭南,古为百越之地,交通闭塞,秦始皇为统一岭南,下令“凿渠而通粮道”,始建灵渠,沟通湘漓水系,形成湘桂间交通水路。自宋代起,尤其是是明清两代,湘桂间民间商贸日渐昌盛,而湘桂水道年久失修,水运能力有限,维持官府漕运已属不易,大量的商品货物需经由陆路转运,地方官府为此组织开辟湘桂陆路商道,有上千年历史的湘桂古商道从桂林经灵川、兴安、全州往湘南,商道鼎盛期达500多年,被后人誉为“南方丝绸之路”。
凤凰嘴渡口湘江战役四大渡口之一,位于全州县凤凰镇大坪村湘江东、西两岸,江东为凤凰镇大坪村,江西为绍水镇洛口村,为湘江古渡。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军团第二师主力从大坪涉渡过江,与该师另一部控制了从屏山到界首30公里的湘江所有渡口,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一军团部和红一师也先后从大坪渡过湘江。
湘江战役四大渡口之一,位于全州县凤凰镇和平村委凤凰嘴村。1934年12月1日黎明前后,红九军团、红五军团团部及其第十三师、红三军团第十六师第十六团先后从凤凰嘴渡口区域涉渡湘江,遭受敌军轰炸扫射和地面敌军追击,红军血染湘江。红八军团由渡江前的一万两千余人到渡江后锐减至一千一百多人,红九军团由渡江前的一万余人到渡江后仅剩三千多人。渡江战斗结束后,当地流传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位于灌阳县新圩镇北约8公里处,由红军伤员殉难处酒海井旧址、红军烈士纪念碑、红军墓塚和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组成。1934年11月30日,红5师主力奉命撤离新圩阵地增援界首,来不及将重伤员安全转移,国民党当局地方民团返回后,将100多名伤员活活投入连通地下暗河的酒海井中,全部殉难。2006年5月,酒海井红军伤员殉难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圩镇和睦村委下立湾屯有一个蒋姓公祠,新圩阻击战时曾是红五师的救护所。
九如堂红三、五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灌阳县水车镇宾家桥屯,为该村远岗公(字九如)私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分上下两座,内设天井和厢房,砖木结构,坐东朝西,总面积289.9平方米。
1934年11月25日,红三军团部经雷口关到宾家桥,指挥部设在“九如堂”。
三官堂是湘江战役指挥部旧址,位于兴安县北30里的界首镇街北头,原为道教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官神的庙,因而得名三官堂。三官堂建于1912年,座西朝东,门前临湘江,距离界首镇湘江渡口不到100米。
界首镇为当时全州、兴安两县共管的桂北商贸重镇,古时此地是湖南与广西交界之地(全州原属湖南,明朝初期划归广西),故名界首。今有桂黄、桂资、桂灌公路交会于镇西,交通方便。湘江贯穿其中,由南向北流入全州。界首渡口位于界首镇老街北端的湘江下游,南距兴安县城约15公里,北距全州县城约45公里,是湘桂往来的重要古渡。
湘江战役著名的三大阻击战场之一,遗址有光华铺红军烈士墓等。位于距兴安县界首镇5公里处的碗塘岭上,桂黄公路西侧。193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湘江战役光华铺阻击战中,红3军团第4师10团重点守卫光华铺地域,阻击从南面县城出击的国民党桂军,保护界首渡口安全,掩护中央领导机关渡江。激战中,10团团长沈述清、4师参谋长(继任10团团长)杜宗美等400多人壮烈牺牲。光华铺烈士墓是整个桂北最大的红军烈士之墓。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碑园位于兴安县城一公里处的狮子山,占地面积104亩,由大型群雕、主碑、纪念馆组成。纪念馆展陈面积近3000平方米,馆内以图片介绍、实物展示、情景再现为载体,通过踏上征程、血战湘江、伟大转折、青山作证四大部分,全景式地再现湘江战役的历史画卷,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了解湘江战役史实的重要阵地。